《类器官专家共识》解读及3D打印肿瘤类器官应用

 

生 物 智 造 创 建 美 好 生 活

Intelligent Biomanufacturing Creates Better Life

 

2022 年 7 月,国内首个围绕类器官药敏检测的专家共识:《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指导肿瘤精准治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称《专家共识》)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及多个组织共同发布,这份共识在肿瘤精准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为类器官技术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规范和指导。

 

滑动查看《专家共识》原文

 

 

 

 

一、概述

近年来,基于组学的肿瘤分子分型检测已在临床精准药物治疗中取得显著成效,例如在肺癌精准靶向药物治疗方面。然而,由于不同类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存在差异,并非所有肿瘤都具有明确的驱动基因,因此不同类型肿瘤检测出的可靶向作用基因的变异比例并不相同。据报道,仅有10%~15%的患者能够根据其分子变异或表达情况获得匹配的精准药物治疗。 

类器官是肿瘤精准治疗领域中新兴功能性检测技术,具有体外操作周期短、与人体来源组织结构、分子特征、药物反应等保持高度一致的优势,为临床精准药物治疗带来新的选择,常用于基于药物敏感性指导个体化药物选择。由于类器官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仍处于初始阶段,因此该共识主要基于目前国内外报道数据。

 

 

 

二、可进行检测的药物类型

《专家共识》中提出,肿瘤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类似体外培养细胞系的药物敏感性检测,可以检测大部分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既可以对单一药物进行检测,也可以对药物组合进行检测。需要分析药物作用靶点及其作用机制后再确定选择的药物类型。基于肿瘤类器官衍生的多类型细胞共培养技术正在深入优化探索中,这将为更多药物或药物组合提供药物敏感性检测。然后由于肿瘤类器官中仅有最初1-2代类器官中可检测出比例较低的免疫细胞,因此不建议单独用于检测免疫治疗药物。

 

 

 

三、应用场景

《专家共识》中建议以下场景中可选择性开展基于肿瘤类器官的药物敏感性检测。药物敏感性检测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综合病情和治疗情况决定:

1.标准治疗失败的肿瘤患者;

2.缺乏标准治疗方案的罕见或难治性肿瘤患者;

3.现有指南推荐级别较低且很可能无法从推荐方案中获益的患者;

4.多原发肿瘤且无法决定治疗策略的患者;

5.超说明书适应症用药的患者等。

 

 

 

四、肿瘤类器官药敏检测的流程

《专家共识》指出,肿瘤类器官药敏检测必须建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因此开展药敏检测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必不可少,在遵守相应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开展,以维护患者权益、确保肿瘤组织样本的合理合法使用。由于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是较新的探索性应用技术,目前尚无统一的流程标准,因此不同检测单位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内容或方式也可能不同,患者按照检测单位要求执行即可。若患者参与前瞻性临床研究,则该临床研究必须经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并在相关的临床研究登记平台进行注册公示。

一般药敏检测包括以下流程:

1)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包括:采样同意书、药敏检测同意书。

2)采样:在医疗机构采集肿瘤组织样本,一般通过手术或活检方法进行。

3)送检:医疗机构内部检测或送至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取决于医疗机构是否具有建立类器官、进行检测的条件。

4)检测:肿瘤类器官培养、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判读。

5)出具报告:检测单位或部门反馈检测报告,为治疗提供参考。

 

 

 

五、总结

采用肿瘤类器官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得到全球专家的高度关注和积极探索应用,但其对临床患者药物治疗选择的指导仍处于初级阶段,它只能为患者提供参考,而不能完全反映出他们服药后的实际体内情况。各方正在不断完善实现类器官个体化药物敏感性检测指导治疗的相关立法、标准和配套制度。患者可以前往具备测试条件的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具体细节可以向就诊医生或检测人员咨询。

关于赛箔生物

 

赛箔生物致力于开发生物3D打印、生物材料、体外检测组织产品、再生器官产品,并且基于相关产品开发精准的检测评价方法及服务。目前已开展数百例肿瘤临床样本的生物3D打印微组织构建,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及一致性验证,能够构建与患者组织高度一致的肿瘤微组织用于药敏检测,涵盖癌种包括肺癌、结直肠癌、脑胶质瘤、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膀胱癌等高发癌种、难治肿瘤、儿童肿瘤,成功率>90%,可实现1-2周内完成采样至完成药敏检测流程。

 

 

生物3D打印技术,是一项前沿生物制造技术,能够用于制造例如类器官、器官芯片等具有不同尺寸规格、复杂程度的体外3D细胞组织模型。结合与人体组织高度相似的仿生生物材料及患者细胞,可以精确地复制患者肿瘤组织的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特征。通过生物3D打印建立的肿瘤微组织与患者肿瘤组织中突变基因及突变类型保持高度一致。作为一项工程技术,能够更高效率、批量化地建立高重现性、高精度的模型。这些优势都使得生物3D打印技术在肿瘤精准医疗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通过生物3D打印建立的肿瘤微组织,可以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药物敏感性检测,包括类器官可检测的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同时,在多种癌种,包括肺癌、结直肠癌等癌种中,生物3D打印为组织中可检测出较高比例免疫细胞,同时由于生物3D打印可以进行不同细胞组合的微组织模型制作,因此也可进行免疫治疗药物的检测,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如选择通过生物3D打印技术建立肿瘤微组织,大部分注意事项可参考专家共识针对肿瘤类器官的注意事项,此外运输时间方面相对类器官较为宽裕。目前样本质量、体积达标的情况下,在24小时内送达,均可实现>90%的构建成功率。

生物3D打印作为一种生物制造技术平台即将迭代为一种重要的生命科学工具,利用工程技术构建和模拟人体组织微环境,可涵盖包括类器官、器官芯片等3D模型的制造,从而代替动物实验。在药物研发临床前研究与评价的应用日趋明朗。

 
 
 
 

✦ ✦ ✦ ✦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咨询

✦    ✦    ✦    ✦    

原文:《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指导肿瘤精准治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

来源|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2年6月第14卷第3期

 

 

生物智造创建美好生活

 

 

Intelligent Biomanufacturing Creates Better Life

创建时间:2024-05-31 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