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与NIH会议详细解读,推进“减少动物试验”科研与监管新路径

会议视频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z1uF42wnKQ&t=15s

会议时间:2025年7月7日

主办单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会议主题:FDA-NIH Workshop on Reducing Animal Testing

会议形式:开放式线上/线下结合,嘉宾来自FDA、NIH、EMA、ARPA-H及产业界和学术界


背景:减少动物试验,正在从理念走向现实

由FDA与NIH共同召开的本次研讨会,聚焦如何通过新兴替代方法(NAMs),在保障药品安全与疗效的前提下,逐步减少甚至替代传统动物试验方法。

会议从开场起就释放出鲜明信号:减少动物实验不再是边缘话题,而是科学、伦理、政策三位一体变革的关键部分

正如主持人在开场时所说:“会议名额在几小时内就抢光了,就像一场Taylor Swift演唱会,这说明这个话题对大家来说意义重大。”


政策动向:高层共识明确,替代路线图正在成型

Dr. Robert Califf(FDA局长)

作为FDA最高负责人,Califf博士在致辞中指出:“减少动物试验是科学发展的自然趋势,也是一种伦理呼声。动物不是为了被人类虐待和剥削而存在的。”

他强调,这一转变不仅能够加快治疗手段的上市进程,还可能降低研发成本,最终惠及公众药品价格和可及性。

他进一步介绍:FDA正在制定更加系统的NAMs法规接纳机制正通过AI辅助工具(如FDA内部的ELSA 2.0系统)简化科学评审流程;FDA计划招聘数百位新的科学评审专家,以支持技术替代的监管转型。

Dr. Namandjé Bumpus(FDA首席科学官)

Bumpus博士强调,FDA将大力支持人体相关性更高的模型技术,包括器官芯片、类器官、体外毒理筛查等。她指出:“这不仅仅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更是要建立在可靠预测基础上的科学改革。”她还特别提到,NAMs需要具备可重复性与跨平台标准化能力,未来可能通过数据整合与模型互认机制进一步推动监管采纳。


NIH动向:资助机制全面转向非动物试验技术

Dr. Lawrence Tabak(NIH代理院长)

Tabak博士在会上表示,NIH正在进行资助体系的结构性改革:“我们不会再资助仅限使用动物的项目。研究必须基于更加精准、更加可转化的方法。”

他介绍,NIH内部如ORIP与新成立的ORIVA办公室,将统筹NAMs研究支持,聚焦于:替代模型的数据共建与验证;支持AI与体外平台的早期研发;鼓励多机构共享数据标准,提升可重复性。


国际视角:监管互认机制逐步形成

Dr. Emer Cooke(欧洲药品管理局 EMA 代表)

Cooke博士代表EMA发言时指出:“非动物方法的全球推广,需要建立可信赖的数据互认与评估共识。”她表示,欧洲监管机构已在多个类别中采纳了NAMs方案,如皮肤刺激、眼刺激等,强调欧美监管应加强协调,降低重复验证成本。


技术趋势:NAMs从科学探索走向标准化应用

会议期间,多位专家围绕新兴替代方法(NAMs)的技术进展与挑战进行了深入讨论。

科学可行性:模型生理相关性正快速提升与会者指出,NAMs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以人为本”的生理相关性。正如FDA科学团队所言:“我们看到类器官(organoids)、器官芯片(organ-on-a-chip)在反映人体真实药物反应方面,越来越优于啮齿类动物。”例如,FDA内部正在评估一套基于肺组织的微流控模型,用于预测吸入类药物的毒性,且该模型在多个分子指标上,与真实人肺组织的一致性超过85%。此外,还有发言人强调:传统动物模型对慢性毒性、代谢反应、免疫副作用等复杂反应预测力有限;相比之下,3D体外模型、iPSC来源细胞系统正在成为新毒理学标准候选方案。


可重复性:标准化验证是NAMs“上桌”的关键

NIH与FDA都强调,即使科学上可行,NAMs要想被正式采纳,必须满足以下三点:

  • 跨机构一致性:不同实验室对同一模型的使用结果应趋于一致;

  • 数据可追溯:所有数据应完整记录原始来源、处理方式与分析流程;

  • 平台标准统一:未来可能出台NAMs平台“注册制”,只有通过标准测试流程的模型可进入监管评估序列。

会议中提及了一个例子:FDA与欧洲监管机构共同测试了一种皮肤刺激替代模型,三家机构独立操作后重现性达92%以上,被作为互认模型进入联合项目。


AI辅助系统:监管智能化进入深水区

会议还透露,FDA已内部部署AI项目“ELSA 2.0”(Evidence-based Literature Screening Assistant 2.0),可在几分钟内筛选超过100万条文献与案例数据,为评审员提供可参考的科学证据。

正如FDA局长Califf所说:“我们希望监管过程更透明、更智能、更依赖真实世界证据。”

AI工具不仅用于文献阅读、案例比较,还可以结合体外试验数据和数据库,进行个体化毒理预测建模,提升审评效率与科学性。


跨机构合作:从“信息孤岛”到“共建共享”

多个发言人提到,过去的NAMs研究常常陷入“各自为政”的状态——学界、企业、监管三方难以共享模型、验证数据与评价体系。

本次会议提出以下合作新机制:

•NIH将通过ORIVA平台建立NAMs资源共享数据库;

•FDA建议建立“公开验证挑战”(Validation Challenge),鼓励全球研究者在统一问题下测试模型表现;

•欧洲EMA、加拿大卫生部等已初步达成标准标签一致性共识,推动NAMs走向国际互认。

正如NIH的Tabak博士所言:“这是一个全球协同工程,不是某一国能独自完成的。”


总结:NAMs不只是“替代”,更是“重构”

这场会议让人清晰地看到:“非动物试验”已经从科学探索阶段,进入监管实践与产业部署阶段。

正如FDA代表在会中总结所言:“这是一个从根本上重新理解药品研发机制的时代。科学、伦理、效率,不应再被看作三者不可兼得。”

关于赛箔生物

赛箔(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物制造技术和组织工程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21年2月。自主研发多种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的生物3D打印技术和装备、生物材料、体外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组织处理和培养装置。基于核心技术开发多种器官组织模型和相应的检测评价服务,为基础研究、新药研发、精准医疗、再生医学等领域提供生物3D打印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实现了从设备到产品到服务的全面覆盖。

在肿瘤相关领域,赛箔与合作者共同研发基于生物3D打印技术构建的肿瘤微组织(PDT),涵盖十余个癌种,包括高发肿瘤、难治肿瘤、妇科肿瘤和儿童肿瘤,培养成功率超过了90%。通过近千例样本研究,证实PDT与患者组织具有高度一致的分子特征和药物敏感性,1-2周即可获得准确的药敏检测结果,为治疗赢取宝贵时间,并且可为新药研发企业提供药效评价、入组标准建立、适应症筛选等服务。在再生相关领域,赛箔已建立多种3D组织工程皮肤,包括表皮模型、全层皮肤模型、黑素皮肤模型等,并相应开发多种体外功效测试方法。

肺癌

宫颈癌

结直肠癌

卵巢癌

脑胶质瘤

神经母细胞瘤

黑色素皮肤模型

全层皮肤模型

表皮模型

 

生物智造创建美好生活

 

 

Intelligent Biomanufacturing Creates Better Life

创建时间:2025-10-22 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