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当前人用药品监管测试要求与实施3Rs机会(2025.02最新)


EMA为何推动3Rs

当下的生命科学研究,尤其是药物研发领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范式转移期。EMA(欧洲药品管理局)于2025年2月13日发布了一份新的思考性文件草案,题为《当前人用药品监管测试要求概述及实施3Rs机会》。这份文件不仅更新了2018年版本内容,更首次系统梳理了不同工作组在非临床研究阶段对动物实验的监管要求与替代选项,涵盖CHMP(欧洲药品管理局下属人用药品委员会)、CVMP(欧洲药品管理局下属兽用药品委员会)、CAT等多个委员会的实际应用情境。

那么药物研发是否必须依赖动物实验?

从第一性原理看,非临床研发的本质目的不是“在动物中验证”,而是在该阶段预测人类在真实生理环境下对于药品的反应,确保疗效与安全性。而当前的技术进展正在为这一核心目标提供全新的实现路径。尤其是体外复杂人源模型(如3D打印组织模型、类器官芯片等)在模拟人体微环境、表型多样性、以及群体异质性方面具备独特优势,正在逐步填补动物与人体之间的种属鸿沟。

这份思考性文件的重要性不止于内容更新,更在于其释放的监管信号:一方面鼓励研发方主动开发3R替代技术并提交监管评估,另一方面也预示着监管体系本身正向基于人类相关性、机制导向的科学证据体系转变。可以说,替代不仅是伦理的呼声,更逐渐成为监管框架内部演化的逻辑驱动。

什么是3R原则

3R原则首先在1959年由Russell和Burch定义。2016年12月,CHMP和CVMP发布了“3R(替换、减少、完善)测试方法监管验收原则指南。再到目前,EMA发布的最新思考性文件的解读。

替代(Replacement):推动采用更符合人类生理的模型,如体外系统、器官芯片、计算模拟等。

减少(Reduction):优化实验设计,减少动物使用数量,如高通量筛选、微量实验。

优化(Refinement):提升动物福祉,改进实验条件与方法。

最新3R文件内容解读

各类3Rs方法的技术成熟度已大幅提升,亟需建立共识和接受机制。

  • 新方法可行性论证迈向实践验证,如体外人源培养系统、AI预测模型等。

  • 减少动物实验不仅是伦理提升,更是科学效率和数据可解释性的体现。

  • 制度应为新兴方法提供明晰的认定标准与合规路径。

EMA此次的文件更新不再局限于鼓励研发者“探索”各类3R替代方法,而是首次系统性地阐明:

哪些替代方法可用于递交申请?

EMA强调,任何具有科学有效性的新方法(包括新方法学,NAMs)都可以被考虑用于监管用途,前提是其适用于特定的监管目的。

哪些国际验证体系已经认可这些数据?

EMA指出,来自以下国际认可机构验证的方法的数据通常被认为是可接受的:EURL ECVAM(欧盟替代方法验证中心);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ICH(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CVAM(美国替代方法验证协调委员会)。

如何通过多中心共享数据来加强新方法的可信度?

EMA鼓励申请者提供来自多个实验室或来源的数据,以展示方法的稳健性和可重复性。

其本质,是在建立一套“非动物方法的监管接受性标准体系”。

技术正当时:生物3D打印模型

近年来,类器官(Organoids)、器官芯片(Organ-on-a-Chip)、生物3D打印模型(Bioprinting)、AI模型等技术快速成熟,甚至出现了虚拟人体(Virtual Human)项目。EMA此次也提到,希望未来在不依赖动物的前提下,完成毒理、代谢、PK、药效等关键研究阶段。这意味着,未来非临床阶段的核心,是构建能够交叉验证的可靠人体预测系统。

基于生物3D打印构建的体外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 使用人源细胞及仿生生物材料、具有高度空间可控性,使得不同细胞类型及其微环境在微尺度上的排列更接近原位生理状态。

  2. 具备良好的标准化与可重现性,在模型质量控制方面优于自组装的类器官模型。

  3. 工程化手段可以实现高通量筛选,大幅度缩短药物非临床研究周期。

特别是在疾病异质性显著、药物窗口狭窄的适应症(如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等)中,基于个体来源细胞构建的生物3D模型平台有望作为动物模型的有效补充甚至替代手段,显著提高非临床阶段筛选的效率和精准性。



让我们共同推动药物研发的革新

携手实现更具可持续性的未来!



随着EMA和FDA对3R原则及NAMs等新方法的政策支持,生物3D打印技术构建的人源器官组织模型将在未来的药物研发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行业先锋,赛箔生物致力于提供可靠的新模型和新方法,积极推动新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广泛应用,助力新药研发团队实现更高效、可靠、符合伦理标准、且成本可控的新药开发。

关于赛箔生物

赛箔(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物制造技术和组织工程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21年2月。自主研发多种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的生物3D打印技术和装备、生物材料、体外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组织处理和培养装置。基于核心技术开发多种器官组织模型和相应的检测评价服务,为基础研究、新药研发、精准医疗、再生医学等领域提供生物3D打印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实现了从设备到产品到服务的全面覆盖。

在肿瘤相关领域,赛箔与合作者共同研发基于生物3D打印技术构建的肿瘤微组织(PDT),涵盖十余个癌种,包括高发肿瘤、难治肿瘤、妇科肿瘤和儿童肿瘤,培养成功率超过了90%。通过近千例样本研究,证实PDT与患者组织具有高度一致的分子特征和药物敏感性,1-2周即可获得准确的药敏检测结果,为治疗赢取宝贵时间,并且可为新药研发企业提供药效评价、入组标准建立、适应症筛选等服务。在再生相关领域,赛箔已建立多种3D组织工程皮肤,包括表皮模型、全层皮肤模型、黑素皮肤模型等,并相应开发多种体外功效测试方法。

 

生物智造创建美好生活

 

 

Intelligent Biomanufacturing Creates Better Life

创建时间:2025-10-22 12:46